6月9日,“早期进步刊物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主题研究坊,在厚德楼3楼306学术研讨室举行,由浙江省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方向负责人、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喻锋平教授主持。
本次研究坊特别邀请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杨宏雨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华文教授做主旨发言。杨宏雨教授发言的主题是《星期评论》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杨宏雨首先简要介绍了《星期评论》,然后对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区分,阐释和评论了《星期评论》对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最后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是否是《星期评论》的宣传重点等相关问题。
刘华文教授从“四化”的视角——范畴化(categorization) 、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意象化(imagination)、事件化(eventualization)探讨了《共产党宣言》翻译的可及性表现。他指出《共产党宣言》的各语种译本在范畴化、概念化、意象化和事件化的实现程度是不同的。就常常讨论的英译本、日译本和汉译本来说,英译本最高程度实现的是范畴化,日译本实现程度最高的是概念化或意向化,汉译本实现程度最高的是事件化,当然最高实现事件化的前提是范畴化、概念化和意象化的同样相当程度的实现。
在会议研讨交流环节,与会人员就期刊译介、《共产党宣言》的翻译与两位专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