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中心概况 | 信息快递 | 学术研究 | 合作交流 | 党史文化 | 科研与管理 
党史文化
 创党历史人物 
 重大历史事件 
 践行红船精神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党史文化>>践行红船精神>>正文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俞秀松
2016-05-05 10:23  

俞秀松于189981日出生于浙江诸暨次坞镇溪埭村的一个清末秀才家里。饱读诗书的父亲俞韵琴希望长子能够像松柏一样正直、长青,所以就给他取名为寿松,字柏青。9岁的俞秀松入溪埭村行知小学读书。出身贫寒的俞秀松除正常的读书之外,还要放牛,做农活。有一天,天下着大雨,他起床晚了,如果去读书,牛就会饿肚子;要是去放牛,就会耽误学业。俞秀松对自己很不满意,猛地把头发拔了下来,以此告诫自己要勤奋学习。俞秀松拔发奋志的故事至今还广泛流传于诸暨。

1916年夏,俞秀松高小毕业,以同等学历报考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因考试成绩优异而被录取了。在这里,他不仅有幸聆听到进步老师陈望道、夏丐尊、刘大白、李次九等人的教诲,而且有机会博览《新青年》、《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时事新报》副刊“学灯”等各种进步刊物,顿感眼界大开。读书期间,俞秀松求知欲旺盛,爱寻根究底,因此被同学们戏称为“三W(即英语中的WhoWhatWhy的缩写)主义者”。

1919年北京学生五四爱国反帝运动巨浪般的怒吼声,冲破了古国的沉默和荒寒,也震动了俞秀松年轻的灵魂,使他看到了希望,激起了投入战斗的热情。同年512日,他和宣中华等人发动杭州14所中等以上学校约3000名学生汇集在湖滨公园,举行了杭州第一次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声援北京、上海爱国学生运动。他积极组织和带领学生宣传队,提倡国货、抵制洋货,被誉为杭州学生运动的领袖和先驱。

经过五四运动的战斗洗礼,俞秀松和宣中华一起创办了《双十》半月刊,后改为《浙江新潮》。《浙江新潮》一问世,就以战斗的姿态对社会制度和封建礼俗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成为当时浙江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旗帜。后来,因刊登施存统撰写的《非孝》一文而被反动当局查封,主编俞秀松被迫离开杭州。1919年寒假,俞秀松回到了溪埭老家,准备去北京参加“工读互助团”,但父亲给他订了一门亲事,要他完婚,女方是溪埭村行知小学一位蒋姓老师的女儿。俞秀松向父亲表明要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对象,进行自由恋爱。结果,父子两人谈得不欢而散。

1920110,俞秀松来到了五四运动的中心——北京,他念念不忘要从“北京转道苏俄”,去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后经陈独秀介绍,俞秀松参加了位于东城骑河楼半鸡坑7号的北京工读互助团第一组。工读互助团试图通过半工半读的形式,实行一种新的改造社会的尝试。原想在这里实现理想的俞秀松在不到三个月的现实生活中便完全改变了初衷。同年327日,“工读互助团”解散,俞秀松离开北京来到上海,找到了原浙江一师的老师沈玄庐,并经他介绍进入《星期评论》社工作。后来,他又见到陈独秀。受陈独秀的影响,5月,俞秀松参加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8月,参加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0822,俞秀松受陈独秀和发起组的委托,成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简称SY),并由他主持制定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这个章程分寄给各地的共产主义者,要求各地建团。会议还决定由俞秀松任书记。青年团成立后,俞秀松不辞辛苦,积极发展团员,开展对团员和青年的共产主义教育。1921年初,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就达200余人,全国有1000多人。

社会主义青年团建立之后,上海党的发起组为了掩护青年团进行革命活动和培养留苏学生,于19209月,办了一所外国语学社。这个学社由杨明斋负责,同时教授俄语。俞秀松担任学社的秘书,具体管理学校的行政事务,同时在校攻读俄文。

19213月,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俞秀松任书记。同年3月底,俞秀松赴俄出席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和少共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后留俄学习,并负责联系选送国内革命青年赴苏俄留学事宜,还参加了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1922年初回国后,继续从事工人运动和赴各地建党建团工作。4月,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杭州支部,任书记。192255日,俞秀松以上海、杭州团组织的代表身份,出席了在广州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他当选为第一届团中央执行委员。

19228月,俞秀松积极响应党的“二大”提出的“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的革命纲领,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来到福州,担任东路讨伐军总司令部参谋处一等书记官,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讨伐陈炯明叛乱的军事活动,是我党最早参加军队与作战的军事工作先行者。

19251028,俞秀松带着“回来要放一把火”的思想再次踏上开往苏联的轮船。这一次他是作为留学生领队和党支部的主要负责人前往苏联的。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当天亲笔签名给中共旅莫支部的信中,告知此行进中山大学学员人数103人,途中由5人组成临时委员会,中央指定负责人为俞秀松,任书记。

19251123,俞秀松一行到达莫斯科,进入中山大学学习。因为俞秀松、董亦湘、王明等十几位同学能够直接用俄语听课,被编入速成班。1933年,俞秀松来到苏联远东伯力,担任远东边区区党委领导下的惟一一份中文报纸《工人之路》的副主编。

19356月,联共(布)中央决定俞秀松(化名王寿成)为组长,共25人联共党员组成的小组进入新疆迪化(乌鲁木齐),对新疆督办盛世才开展统战工作。俞秀松从伯力到莫斯科报到的逗留时间,受到斯大林的亲切接见,并接受具体指示。

俞秀松到新疆后,新疆督办盛世才任命他为省立一中校长和新疆学院院长,要他担任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简称反帝总会)秘书长,主编《反帝战线》。也正是在此期间,盛世才的妺妺盛世同(后来改名安志洁)结识了俞秀松,两人志同道合,最终结为夫妻。

在新疆工作的二年多时间里,俞秀松积极宣传党的主张,成为党在新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旗手。俞秀松办事始终坚持公道,党性原则,他坚决查办盛世才岳父邱宗凌违法乱纪、谋财害命的案件。他婉言谢绝了盛世才名为任命其教育厅长实为直接控制的举动,打乱了盛的部署。力主以民族为形式,以马列主义为内容发展新疆文化,并为此成立民族文化促进会。还倡导扩大新疆师范教育,从南疆招收几百名各民族学生,送入师范学校,并选派3批学生到苏联塔什干中亚大学学习。这批人后来多数成为新疆党、政领导人,其中有阿巴索克、赛福鼎等。另外,在新疆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他和夫人盛世同一起还多次经盛世才同意,向延安支援了大批武器弹药、被服药品等物资,并培训了党派去的飞行人员,还积极组织了对西路军失败后入疆的李先念等400多名红军战士的援救。总之,俞秀松对新疆的民族团结、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启蒙教育、新疆人才的开发与培养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19371114,王明以共产国际常委、康生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身份,从苏联回延安,途径新疆,借盛世才之手将俞秀松逮捕入狱,后被送往苏联关押。王明、康生回延安后,又在《解放》杂志、在苏联《真理报》、巴黎《救国时报》上大肆诬蔑俞秀松等为托洛茨基匪徒,又借苏联肃反扩大化之机杀害了俞秀松等革命者。1939221俞秀松在苏联肃反扩大化中遇害,时年39岁。

1961年被国家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1996年俄罗斯联邦军事检察院宣布给予彻底平反。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3 嘉兴大学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浙江省嘉兴市广穹路899号  邮编:314001  电话:0573-8364 0385  E-mail:jxxyhczx@163.com

教育部、中央党史研究室、嘉兴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