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中共一大在南湖的续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至此,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游船上胜利闭幕,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它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的航船,从南湖扬帆起航,劈波斩浪,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中共一大在南湖胜利闭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宣传党的创建历史,保护管理中共一大南湖会址,1959年文化部拨款3万元,嘉兴成立了南湖革命纪念馆,并在南湖烟雨楼上陈列革命史料,10月1日起对外开放。1959年初,在筹建南湖革命纪念馆的过程中,当时的嘉兴县委曾经就建南湖革命纪念馆的事情通过中央有关部门向毛主席作过汇报。当时,国家文物局明确提出:南湖建革命纪念馆的中心,是“船”的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到底是条什么船。然而,由于历经多年,当年十分普通的这种游览船到解放后几乎已无迹可寻。为此,筹建领导小组进行广泛调查访问,征集了大量线索,并在此基础上精心制作了模型,送到中央办公厅。毛泽东主席提议请董老(董必武)好好看看,因为他的记性特别好。董老仔细察看后,基本作了肯定,同时指出:当年开会是一条极普通的游船,因为怕引起人们注意。另外,游船后面还带一条小船。随后,又征询了当年在船头望风的李达夫人王会悟的意见,并请她作了补充。由此,筹建领导小组确定:这是一条单夹弄丝网船,船后带一只拖梢船。仿制的这艘单夹弄丝网船,船身全长约16米,宽3米,内有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中舱放一方桌,桌上摆设茶具,周围放着椅凳,前舱搭有凉棚,房舱设有床榻,后舱置有橱灶等物,船艄系一小拖梢船,为当时进城购物接人等所用。1959年国庆节,这条仿制的纪念船正式对外展出。嘉兴人民亲切地称之为“红船”。久而久之,“红船”就成了这条纪念船的代名词。之后,“红船”就一直停泊在南湖烟雨楼前湖心岛东南岸边的水面上,向人们展示着当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生动历史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