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杨晓伟,男,副教授,2012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获法学博士学位,学术专长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史党建,现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嘉兴学院基地工作;自2009年以来,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及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一项,参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项,合著一部,在《党的文献》、《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求索》、《天府新论》、《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山西师大学报》、《当代青年研究》、《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浙江日报》等核心期刊和重要报纸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得嘉兴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嘉兴市第二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嘉兴市第二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一、主讲课程:
主讲课程 |
课程性质 |
|
|
授课对象 |
红船精神昭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
专题课 |
|
|
党员干部 |
不忘红船初心 树立正确政绩观 |
专题课 |
|
|
党员干部 |
信仰的力量 |
专题课 |
|
|
党员干部 |
红色起点——中共创建启示录 |
专题课 |
|
|
党员干部 |
中共一大代表的人生轨迹及其现实启示 |
专题课 |
|
|
党员干部 |
红船精神是建党精神的集中体现 |
专题课 |
|
|
党员干部 |
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文化接口 |
专题课 |
|
|
党员干部 |
|
|
|
|
|
“红船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形象建设 |
专题课 |
|
|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 党员干部 |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
专题课 |
|
|
党员干部 |
群众路线的“是”与“非” |
专题课 |
|
|
党员干部 |
新民学会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
专题课 |
|
|
党员干部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形势与政策课 |
|
|
本科生 党员干部 |
二、重要课题
1.主持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进程中的新民学会》(17FDJ004),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在研中;
(2)《五四时期社团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2016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重点项目(16NDJC011Z),在研中;
(3)《五四时期浙江社团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2015年度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立项项目(2015N023),在研中;
2.参与
(1)2009-2010,参与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批准号:10BZX008),课题阶段性成果《从文明类型的角度解读科学发展观》在《求索》2011-4上发表;
(2)2009年下半年,参与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阐释与落实”(08&ZD004)(课题阶段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形成》,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参与2015年教育部专项委托项目《红船精神读本》,撰写第三章;课题结项成果为吕延勤、赵金飞:《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红船精神》,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年版。
(4)参与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浙江省“红船精神”研究》,撰写第六章;课题结项成果为“浙江省红船精神研究”课题组:《红船精神:历史地位、当代意义及永恒价值》,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三、代表性论文:
1.核心期刊或重要论文
论文题目 |
发表刊物/论文集 |
刊物级别 |
发表/出版时间 |
所有作者 |
《红船精神昭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
《光明日报》 |
权威报纸 |
2018年2月2日 |
杨晓伟 |
《基于意象思维的红船精神命名中共建党精神的合理性》 |
《毛泽东思想研究》 |
中文核心 |
2017年第6期 |
杨晓伟 |
《十八大以来红船精神研究代表性观点述要》 |
《光明日报》 |
权威报纸 |
2017年11月21日 |
杨晓伟 |
《马克思恩格斯的住房观与健全人民政府的职能》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
中文核心 |
2011(4) |
杨晓伟 |
《从文明类型的角度解读科学发展观》 |
《求索》 |
CSSCI |
2011(4) |
杨晓伟 (第一作者) |
《毛泽东晚年错误的深层原因哲学新探》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
CSSCI |
2011(4) |
杨晓伟 |
《邓小平“共同富裕”观三题》 |
《天府新论》 |
CSSCI |
2011(5) |
杨晓伟 (第一作者) |
《毛泽东未赴法勤工俭学原因再探》 |
《党的文献》 |
CSSCI |
2011(6) |
杨晓伟 |
《传统的“革命”与革命的“传统”——毛泽东晚年思想与实践的重要社会根源》 |
《山西师大学报》(哲社版) |
中文核心 |
2012(1) |
杨晓伟 |
《历史连续性中的“青春党建”:后革命时代走出青年政治冷漠困境的探索》 |
《当代青年研究》 |
中文核心 |
2014(1) |
杨晓伟 |
《毛泽东是否参加中共一大南湖会议考证》 |
《毛泽东思想研究》 |
中文核心 |
2015(3) |
杨晓伟 |
《毛泽东反特权思想的基本特点》 |
《毛泽东研究》 |
|
2015(6) |
杨晓伟 |
《新民学会会员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印迹及其精神的当代价值》 |
《毛泽东思想研究》 |
中文核心 |
2016(2) |
杨晓伟 |
《党政官微建设要讲政治》 |
《浙江日报》理论版 |
|
2016-04-22 |
杨晓伟 |
《新民学会成立会议参会人员及人数考证》 |
《船山学刊》 |
|
2012(2) |
杨晓伟 |
《永葆执政党的革命精神与创新活力》 |
《解放日报》 |
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 |
2011-6-13 |
(与导师合作,第三作者) |
《历史和现实的庄严使命:振兴中华——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
《解放日报》 |
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 |
2011-10-10 |
(与导师合作,第三作者) |
《重塑理想信念、凝聚社会共识:中国梦的政治修辞》 |
《嘉兴学院学报》 |
|
2015(3) |
杨晓伟 (第一作者) |
《“红船精神”研究综述》 |
《嘉兴学院学报》 |
|
2014(2) |
杨晓伟 |
四、代表性著作:
合著: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形成》,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本著作系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阐释与落实”(08&ZD004)阶段性研究成果)(二作),该著作2014年度被列为湖南省县处级以上干部培训学习教材。
(二)吕延勤,赵金飞:《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红船精神》,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年版。(本人在其中撰写第三章)
(三)“浙江省红船精神研究”课题组:《红船精神:历史地位、当代意义及永恒价值》,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本人在其中撰写第六章)
五、科研奖励:
论文题目 |
颁奖单位及获奖名称 |
奖励级别 |
奖励时间 |
作者 |
《永葆执政党的革命精神与创新活力》 |
上海社联 |
二等奖 |
2011年6月 |
(与导师合作,三作) |
《中国论域中的马克思主义整体劳动观——基于政治文明维度的体力劳动认知与重构》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网举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征文” |
优秀奖 |
2011年12月 |
杨晓伟 |
|
|
|
|
|
博士论文: 《从道德理想主义到政治现实主义——新民学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进程中的个案研究》 |
入选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登峰计划”名单,列为同年度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 |
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授予 |
2013年 |
杨晓伟 |
《“红船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形象建设》 |
求是杂志社、光明日报社等联合举办的习近平同志“红船精神”论述十周年理论研讨征文 |
二等奖 |
2015年 |
杨晓伟 |
《历史连续性中的“青春党建”:后革命时代走出青年政治冷漠困境的探索》 |
(嘉兴市人民政府授予)嘉兴市第二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
三等奖 |
2015-11-26 |
杨晓伟 |
《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入心”路径探析——以高校“概论”课为个案》 |
(嘉兴市人民政府授予)嘉兴市第二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
二等奖 |
2017-10-20 |
杨晓伟 |
六、成果转载情况:
1.刊载在《党的文献》(2011-6)的《毛泽东未赴法勤工俭学原因再探》一文被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光明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中国干部学习网、人民文摘网、文化中国网、凤凰网等30多家国内知名网站以《毛泽东为何没有赴法留学:并非因没钱和语言不过关》、《毛泽东为别人赴法留学筹款 为何自己不去》、《毛泽东未赴法勤工俭学原因再探》等标题转载,该文基本观点被2011年12月14日的《光明日报》(理论版)转载;
2.原刊于《上海思想界》(2014-11)的《毛泽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奠基者》一文,被《红旗文摘》(2015-06)转载;
七、政策咨询类
1.《红船智库》第二期:《新形势下推进红船精神“内化于心”的问题与对策》
八、荣誉称号、社会任职情况
1.2015年,当选浙江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第八届理事。